在高考地理中,湖泊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内容。
一、湖泊类型
湖泊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分类方法有按照湖盆成因、按湖水补给与径流的关系、按湖水盐度分类等。
按湖水补给与径流的关系可以将湖泊分为源头湖、吞吐湖、尾闾湖三种类型。
1.源头湖
(1)定义: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通常是由冰川作用、火山活动等自然因素形成,或者是由泉水、溪流等汇聚而成。
(2)特点:
①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泉水、冰雪融水等,补给相对稳定但水量一般较小。
②对河流的源头水系起着调节作用,在丰水期可以储存部分水量,枯水期缓慢释放,维持河流源头的水流。
③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地处高海拔或偏远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对独特但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高考考查角度:
①分析源头湖的形成原因,可能涉及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方面。
②考查源头湖对河流源头水系的生态意义,如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水量等。
③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源头湖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2.吞吐湖
(1)定义:既有河流流入又有河流流出的湖泊。与外界水系有密切的联系,湖水可以与外界进行水量交换。
(2)特点:
①水量变化相对较大,受入湖河流和出湖河流的水量影响。在雨季或丰水期,入湖水量大,湖泊水位上升;旱季或枯水期,出湖水量可能大于入湖水量,湖泊水位下降。
②对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有调节作用。可以沉淀河流带来的泥沙,净化水质;在洪水期蓄洪,减轻下游洪水压力。
③生物资源丰富,由于与外界水系相通,生物种类多样,既有水生生物也可能有洄游性生物。
(3)高考考查角度:
①判断某一湖泊是否为吞吐湖,并分析其依据。
②考查吞吐湖对河流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对洪水的调节、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等。
③结合区域地理,分析吞吐湖水量变化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
3.尾闾湖
(1)定义:位于内流河末端的湖泊。是内流河的终点,河水最终汇聚于此。
(2)特点:
①水源主要来自内流河,水量受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极大。由于内流河大多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不稳定,尾闾湖的面积和水位也变化较大。
②多为咸水湖,由于湖水只进不出或蒸发量大,盐分不断积累。
③生态系统相对单一,适应高盐度环境的生物种类较少。
(3)高考考查角度:
①分析尾闾湖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②考查尾闾湖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涉及气候变化、人类用水、上游水土流失等方面。
③探讨尾闾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二、湖泊水的补给来源
1.雨水补给:大多数湖泊的重要补给方式之一。降水丰富的地区,湖泊主要靠雨水补给。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湖泊在雨季时,水位会明显上升。
2.河流水补给:与湖泊相连的河流,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流补给湖泊;反之,湖泊补给河流。这种相互补给关系对河流和湖泊的水量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3.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稳定地补给湖泊水,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地下水是湖泊的重要水源。
4.冰川融水补给:在高山地区或高纬度地区,湖泊可能主要由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为湖泊提供水源。
三、湖泊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1)增加空气湿度:湖泊水面蒸发,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
(2)调节气温:湖泊可以在夏季吸收热量,降低周边气温;冬季释放热量,使周围气温相对较高,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3)影响降水:湖泊的存在可能会地区的大气环流,从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2.对河流的调节作用
(1)调节河流径流量:在洪水期,湖泊可以蓄洪,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湖泊又可以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
(2)影响河流含沙量:湖泊可以沉淀河流带来的泥沙,降低河流下游的含沙量。
3.对生物的影响
(1)提供栖息地:栖息地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如鱼类、水生植物等。
(2)维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物资源使湖泊成为生物多样生物多样性域。
四、高考考查角度
1.分析湖泊的补给类型及变化特点:通过给出湖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信息,要求考生判断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并分析不同季节补给量的变化。
2.考查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某一地区的湖泊为例,分析湖泊对当地气候、河流、生物等方面的影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湖泊的变化考查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湖泊面积的萎缩或扩张可能与人类的水资源利用、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活动有关,要求考生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及带来的后果。
风海流是洋流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由盛行风的吹拂而形成。
一、形成机制
1. 盛行风的推动:地球上的盛行风带,如信风带、西风带等,持续地吹拂着海洋表面的海水。风与海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海水沿着风向流动,从而形成风海流。
2.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得风海流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在北半球,洋流向右偏转;在南半球,洋流向左偏转。例如,在北半球的信风带,东北信风推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形成北赤道暖流。
二、主要特点
1. 流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风海流的流向基本与盛行风的方向相同,但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有一定的偏转角度。例如,西风带盛行的西南风推动海水形成西风漂流,其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2. 规模较大且稳定:风海流通常覆盖较大的海域范围,且由于盛行风的持续性,其流动相对稳定。例如,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低纬度地区常年稳定地自东向西流动。
3. 对气候和海洋生态有重要影响:风海流能够调节海洋和沿岸地区的气候,同时也影响着海洋生物的分布和迁徙。例如,北大西洋暖流给欧洲西北部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该地区冬季相对温和;而秘鲁寒流则使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干燥少雨,形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三、典型例子
1. 北赤道暖流:由东北信风驱动,在北半球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流动。它为低纬度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温暖的海水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 南赤道暖流:由东南信风推动,在南半球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流动。与北赤道暖流类似,它也对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西风漂流: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由盛行西风驱动的强大洋流。由于没有大陆的阻挡,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环绕地球流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之一。它对全球气候的调节和海洋生物的分布有着深远的影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四、考查角度
1. 判断风海流的流向和性质:给出某一海域的地理位置和盛行风的方向,要求考生判断该海域的风海流流向和性质(暖流或寒流)。例如,根据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判断西风漂流的流向和性质。
2. 分析风海流对气候的影响:考查风海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例如,分析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北部气候的影响,或者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影响。
3. 探讨风海流与海洋生态的关系:考查风海流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场形成的影响。例如,分析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等著名渔场与风海流的关系。
4.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风海流的作用:以具体的海洋现象或事件为背景,要求考生运用风海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与风海流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